27
25
-
06
当地时间 2025 年 4 月 30 日,美国国家科学院发布了新中选的院士和外籍院士。此次有 120 人中选院士,30 人中选外籍院士,以赞誉他们在原创性研讨方面所取得的出色且继续的成果。
屠呦呦,1930 年 12 月 30 日生,因发现青蒿素可大大下降疟疾患者的死亡率,而取得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,是第一位取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我国本乡科学家、第一位取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。
屠呦呦发现的全新抗疟疾药物青蒿素在 20 世纪 80 时代治好了许多我国患者。世界卫生组织引荐将根据青蒿素的复合疗法作为一线抗疟医治计划,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,使非洲疟疾致死率下降 66%,5 岁以下儿童患疟疾死亡率下降 71%。
此前,袁隆平、张启示、李家洋、卢煜明、施一公、杨焕明、高福、颜宁、曹晓风、安康、王贻芳等我国科学家曾中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。
美国国家科学院(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,United States,简称:NAS)成立于 1863 年,是美国甚至世界顶配水平的学术组织之一,大约有 500 名现任和已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取得过诺贝尔奖。旗下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》(PNAS)成立于 1914 年,是当今宣布原创研讨成果的最重要的世界学术期刊之一。
此次中选的华裔科学家还有:张复伦(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外科系神经外科教授)、范汕洄(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教授)、金海瓴(加州大学河岸分校微生物学与植物病理学系教授)、林芳华(纽约大学柯朗数学科学研讨所)、刘建国(密歇根州立大学鱼类和野生动物系教授)、刘军(哈佛大学计算学系教授)、单舒鸥(加州理工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系教授)、沈康(斯坦福大学生物学与病理学系教授)、 周会集(俄克拉荷马大学微生物与植物生物学系教授)。
咱们长时间为科研用户更好的供给前沿资讯、试验办法、选品引荐等服务,而且组建了 70 多个不相同的范畴的专业沟通群,掩盖PCR、细胞试验、蛋白研讨、神经科学、肿瘤免疫、基因修改、外泌体、类器官等范畴,定时共享试验干货、文献解读等活动。
相关新闻
2023-08-13
2023-08-13
2023-08-13
2023-08-13
2023-08-13